上周,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超级巨星杰森·塔图姆2021年的一番评论再度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:“任何把迈克(乔丹)、勒布朗(詹姆斯)和科比(布莱恩特)排除在个人历史前五球员之外的人,我都实在难以认同他们的观点。”
这番言论对塔图姆而言并不意外,也算不上特别有争议。任何稍有篮球常识的人都会认同乔丹和勒布朗的地位(排序或有不同),更有许多人将科比与他们并列。
但我不在此列。事实上,我甚至要说科比不仅不属于历史前五,连21世纪前五都算不上。今年休赛期我们通过累积投票评选过去25年最佳球员时,同事们也认同这个观点。
眼白翻得咻咻响。我理解。这些都是伟大的球员,在他们之间吹毛求疵到某种程度确实是主观的。但也有相当客观的数据支持以下五位球员比科比更出色——或许用“影响力更大”来描述更贴切。
以下按无特定顺序列出每位球员的论据。
勒布朗·詹姆斯
尽管科比的信徒们会竭力将此争论合理化,但这根本站不住脚。科比在球场上最擅长的就是得分,而勒布朗无论是从得分数据还是效率角度来看,都比科比更胜一筹。
更何况科比职业生涯常规赛和季后赛命中率均为44%,而勒布朗常规赛命中率50%,季后赛49%。即便仅论得分能力——科比至少也是历史级巨星——这仍不是可争论的议题。
此后差距就更悬殊了。勒布朗体型更大、力量更强、速度更快。速度更快。篮板、传球和防守能力更强(即便你执意为巅峰科比辩护说他在持球防守上更胜一筹,差距也微乎其微——勒布朗的多面手特质和内线统治力足以让天平彻底倾向他这边)。
科比职业生涯在第四节最后两分钟或加时赛中,命中率仅为34.5%(含常规赛与季后赛),远低于勒布朗44.8%的命中率。
聚焦季后赛最后一分钟?
- 勒布朗·詹姆斯:46%
- 科比·布莱恩特:27%
最后30秒呢?
- 勒布朗·詹姆斯:40%
- 科比·布莱恩特:26%
勒布朗职业生涯中曾9次在季后赛第四节或加时赛最后24秒内命中反超球,命中率达41%。相比之下,科比生涯仅命中5次此类投篮…命中率为29%。
听好了:从2003-04赛季初到2009-10赛季初,这段长达五年多的样本期正处于科比巅峰期的黄金阶段。他共出手了联盟最高的56次潜在制胜球(82games网站定义为最后24秒内可能帮助湖人队取得领先的投篮)。其中命中14球,命中率仅25%。远低于联盟平均水平(29%),更远低于勒布朗34%的命中率。
事实上,科比所谓的“关键时刻能力”—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——更多建立在声誉而非实际表现之上,正如某些人坚持认为他堪称史上最伟大球员的观点。这并非否定他的伟大——依个人喜好,他或许位列历史前十。但与勒布朗的境界相去甚远。请把精力留给真正有理有据的论战。
斯蒂芬·库里
本评委会一致推选库里为本世纪第二巨星。此项评选本不该存在争议。进攻影响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,但此刻肯定有大批愤怒的科比拥趸在嘶吼:“据我所知防守才重要!”
请注意,这些人说得没错。防守确实重要。即便撇开防守因素,巅峰期的库里——坦白说现在的库里或许依然如此——都比科比更具统治力。
请看以下数据:
- 库里职业生涯的胜场贡献值(Win Shares)——即球员攻防价值之和——在常规赛和季后赛中均高于科比。
- 库里五次在单届季后赛中达成至少7.0的总正负值(另一项攻防影响综合指标)。科比仅三次达成此成就。
- 截至目前,库里季后赛生涯净胜分达10.75分,科比为6.57分,且其近半数季后赛场次(200场中91场)净胜分为负值。库里仅在三分之一的季后赛场次出现过这种情况。
这种季后赛表现差异至关重要,因为外界普遍认为科比是“大场面之神”,而库里在某些人扭曲的视角下,却被认为在关键时刻畏缩不前。这些说法都毫无根据。
如你所见,库里不仅是更出色的季后赛得分手(效率远超科比),在最高舞台上的数据表现同样更胜一筹。再看总决赛数据(科比七次总决赛对阵库里的六次,样本相当):
若以常规赛场均数据衡量,两人得分仍不相上下(科比25.0分对库里24.7分),但效率值再次呈现库里碾压级优势。
该死的,纵观两人职业生涯,库里在季后赛中的篮板表现始终优于科比——无论是场均数据还是篮板率(那些准备辩论节奏因素的人请注意)。库里场均季后赛助攻数也更高。正因如此,库里职业生涯季后赛的球员效率值和比赛得分都高于科比。
若论巅峰表现,科比从未打出过库里2015-16赛季那样的统治级表现——场均30.1分,命中率50%/45%/91%,创下NBA纪录的402记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5%,最终斩获史上唯一全票MVP,这也是库里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。
反观科比仅获一次MVP。两人虽都两度荣膺得分王,但库里在2015-16赛季场均30.1分时,仅出战34分钟多一点,场均出手20次。而科比两次夺得分王时,场均出战41分钟,场均出手高达25次。你明白我的意思。科比投篮次数惊人。他必须如此。他确实是伟大的得分手,但远不及库里过去和现在展现的伟大程度。
但对我而言,证明库里更胜一筹的最具压倒性证据是金州勇士2022年的总冠军。那支冠军阵容并不豪华(安德鲁·威金斯是唯一其他全明星球员,且堪称第二强球员)。
是的,科比总共获得五次总冠军,而库里只有四次,但他从未像库里在2022年那支球队中承担过如此重大的责任。差距悬殊。科比的前三次夺冠有奥尼尔相助,后两次则有保罗·加索尔——这位球员在2009年和2010年都入选了全明星阵容。这并非贬低科比的任何一次夺冠。在没有第二位全明星球员的情况下夺冠极其困难。本世纪能做到这一点的球员都显得格外耀眼。库里名列其中,科比却不在。这几乎是任何客观标准下都倾向库里的最终定论。
蒂姆·邓肯
多数人认为此处才真正进入争议领域,乍看之下我也能理解。科比与邓肯的比较确实艰难,此后的每项比较都将如此。首先,两人履历的亮点惊人地相似。
表面看似抛硬币般的抉择,但科比场上场下的魅力,相较于邓肯相对平淡的形象与球风,足以让天平向布莱恩特倾斜。但我们不会纠缠于风格评分。
更不会给“马刺体系”这种论调分毫分量。要知道科比曾效力于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三角进攻体系,身边更有超级巨星与史上最成功教练坐镇,何来缺乏体系支持之说?
因此,既然我们已明白马刺王朝的成就主要归功于邓肯,就让我们从数字50说起——在他19年的职业生涯中,除1998-99赛季因停摆缩短的赛季(37胜13负夺冠)外,邓肯所在的球队从未单季胜场低于50场。
这数据实在令人震撼。你可曾体会过在NBA赛季中赢下50场有多难?这绝非易事。而邓肯的球队从未低于这个数字。反观科比的球队,七次胜场数停留在45场或以下(未计入两个缩短赛季),更有四次跌至35场或更少。我们都清楚科比生涯后期队友实力下滑的事实,但邓肯从未让核心搭档离队,这恰恰是他职业生涯的又一功绩。
无论如何,这些数据都属于邓肯生涯中期的低谷——这位在最后四个赛季中三次跻身MVP前12的球星,职业生涯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低迷。反观科比,尽管从跟腱撕裂中复出令人钦佩,但他在职业生涯末期状态急剧下滑。最后两个赛季中,科比的投篮命中率分别跌至37%和36%。此时的他已沦为在弱旅中频频强行出手的球员,即便在2013-14赛季仅出战6场、次年仅出战35场的情况下,仍凭借球迷票选获得全明星资格。
我还想谈谈防守。没错,科比巅峰期是位出色的防守者,但职业生涯后半段他的防守能力明显下滑,多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更多是名声使然。更何况,作为一名6英尺6英寸(约1.98米)的侧翼球员,你不可能像7英尺(约2.13米)的篮筐守护者那样产生同等防守影响力。邓肯本身就是一套防守体系。这同样解释了为何在湖人队时期,奥尼尔的防守价值实际上高于科比(稍后详述)。
核心结论:尽管邓肯与科比的传统生涯成就指标极为相似,但邓肯是更具统治力的防守者,也是更稳定的冠军缔造者。他职业生涯初期更出色(新秀赛季MVP票选第五),末期同样更胜一筹(倒数第二个赛季MVP票选第十)。理性人士对此可有不同见解,但最客观的指标大多指向邓肯优于科比。
沙奎尔·奥尼尔
又一个难分高下的抉择,但对我而言答案很简单: 当奥尼尔和科比同队作战时,对手更忌惮谁?答案无疑是奥尼尔——对手球队会专门安排整排内线球员,每人耗尽六次犯规机会,徒劳地试图稍稍阻碍这个终极不可撼动的巨物。
湖人队三度夺冠时,奥尼尔与科比并肩作战,而奥尼尔三次荣膺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。数据差距悬殊。
即便在2004年总决赛不敌底特律活塞的系列赛中,奥尼尔的表现也远胜科比——后者投篮命中率仅38%,堪称灾难级。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总决赛。在三连冠期间,奥尼尔的季后赛数据始终碾压科比。
若深入分析三冠赛季的核心影响力数据,奥尼尔作为球队绝对核心的证据更为确凿。
摘自《篮球思考》:
根据PBP数据统计,查看2000-2005年湖人队常规赛与季后赛的评分数据——分别统计奥尼尔缺席科比时、科比缺席奥尼尔时的表现。
可见当奥尼尔缺席时,湖人队表现远优于科比单打独斗的时期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奥尼尔单打独斗时,球队防守效率同样提升。诚然防守数据存在局限性,且受全队阵容与对手影响,但“科比是顶级防守者而奥尼尔懒散”的普遍认知,更多是主观臆断而非客观事实。归根结底,奥尼尔的身材优势更具决定性——无论他是否懒散。
最终,科比和奥尼尔都证明了各自能在最高水平赛事中独当一面。但当两人并肩作战时,奥尼尔无疑是绝对核心。这也使他在本榜单中名列更前。
尼古拉·约基奇
好吧,科比铁粉们现在该彻底炸锅了。开玩笑吧?这家伙才拿过一次总冠军,顶尖球员生涯不过短短五年多,居然比科比·布莱恩特还强?没错,我就是这么说的,约基奇的优势纯粹在于巅峰状态的表现。
诚然,30岁的约基奇职业生涯尚短,论资历还不足与科比相提并论。但反过来说,即便科比巅峰期的单赛季统治力,也从未达到约基奇过去五年所展现的高度。
甚至有人认为,科比其实从未成为过世界最佳球员。而约基奇早已凌驾于全球所有球员之上,且优势持续多年。若非选票疲劳效应,他本该包揽过去五届MVP。他实际斩获的三座奖杯,已达科比二十年职业生涯总数的四倍。
许多科比拥趸在约基奇讨论中会搬出防守论据,正如他们对待库里时所做的那样,但事实依然成立:综合数据已说明一切。即便计入防守因素,约基奇的影响力仍远超科比。
再次强调,约基奇的职业生涯尚未达到科比的漫长程度,因此我们仅比较巅峰期表现。约基奇的样本期设定为其最后七年,科比则选取其最佳的11年样本期(2001-2012)。请关注两队在球员在场与离场时每100次进攻回合的净胜分差
重点观察在场效率值。需知科比在此期间虽与奥尼尔、加索尔搭档,其球队每100回合净胜分仍低于约基奇所在球队——尽管约基奇职业生涯从未与全明星球员并肩作战。
我明白科比拥有五座总冠军奖杯而约基奇仅有一座,但正如库里2022年的夺冠意义,约基奇2023年的冠军成就远比科比那些拥有全明星队友的冠军更具分量。再次强调,那些在没有明星搭档情况下夺冠的球员属于极其稀有的精英俱乐部。这并非意味着他们都比科比更出色。诺维茨基(2011)并非如此,我也不认为阿德托昆博(2021)属于此列。2004活塞队成员皆无此资格,伦纳德(2019)的健康状态未能持续足够长久。但对于2003年的邓肯、2022年的库里和2023年的约基奇而言,考虑到他们各自完整的履历,这种孤狼式的夺冠成就具有特殊意义。
归根结底,约基奇的效率和整体影响力远超科比生涯的任何阶段。若他能保持这种状态再打五年,对于那些能超越冠军数量看待问题的人而言,这根本无需争论。当然我理解,此刻你仍可能认为科比职业生涯的整体成就压倒约基奇。只是我持不同意见。对我而言道理很简单:约基奇的球员价值远超科比巅峰时期。若仅比较几个赛季的表现,结论或许不同。但如今样本量已足够衡量相对价值——即便奖项总数显然仍会向科比倾斜。